县域经济 -亚博电竞网
县域经济,是指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一种行政区划型经济,是“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接口桥梁,是典型的区域经济、特色经济、个性经济、差异经济。
县域是我国资源禀赋最丰富的区域,占据国土总面积的93%,布局我国84%的世界自然遗产、77%的国家风景名胜区、68%的国家森林公园、70%的人口和45%的地区生产总值。
县域经济的特点
区域经济学的不少理论、方法在运用时还需要结合中国县域经济的具体情况,有关县域经济的发展规律还需要我们努力探索。
1、县域经济具有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区域界线明确。
2、县域经济有一个县级政权作为市场调控主体,有一个县级财政,因此,县域经济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并有一定的能动性。温家宝同志指出“农村的发展,县委、政府是关键。”。
3、县域经济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地域特色与其地理区位、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
4、县域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县域经济不是封闭的“诸侯经济”,具有开放性。县域经济虽然是在县级行政区划上形成的,但它又不同于县级行政区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要突破县级行政区划的约束,在更大的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取竞争优势。县域经济还要接受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指导。
5、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是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各环节,一、二、三产业各部门。但是,县域经济又不同于国民经济,县域经济不能“小而全”,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旅)游”,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
6、县域经济是以农业和农村经济为主体,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的发展主题和方向。发展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
县域经济的地位和作用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县域经济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21年年底,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9.1亿人。县城及县级市城区人口占全国城镇常住人口的近30%,县及县级市数量占县级行政区划数量的约65%。推进县城建设,有利于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完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空间布局。县城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支撑。振兴乡村,不能就乡村论乡村,还是要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特别是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抓手,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不断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县城建设是扩大内需的重要引擎。当前,县城人均市政公用设施固定资产投资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的1/2左右,人均消费支出为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区的2/3左右。推进县城建设有利于扩大当期有效投资和居民消费,开拓新的巨大投资消费空间。
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县域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与大中城市相比,县域产业整体发展层次较低,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县域产业发展不平衡。东部地区的县域依托区位等优势,形成了现代产业集群。中西部地区的许多县域依然表现出“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等特征。从全国来看,县域产业整体上竞争力还不够强,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产业特色不鲜明,工业科技水平相对较低、企业总体规模偏小,第三产业整体发展相对滞后。县域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但总体上看依然水平偏低,且东西部差距明显。东部地区县域产业基础较好,充足的就业岗位有利于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城镇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相对协调;中西部地区除少数地方外,大部分县域经济相对薄弱,产业不发达,县域公共服务设施、市政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的能力有限,城镇化内生动力不足。县域信息化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县域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但是农业农村信息化水平依然较低,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信息化水平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面向农业生产的5g网络、遥感卫星、物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难以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配套制度与法律法规尚不健全,人才队伍建设还不完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需高度重视县域经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朝着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切实发力。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激发动力。提升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是推动县域经济加快转型升级、破解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问题的有效途径,需积极探索适应县域发展实际的科技创新路径。要以国家创新型县(市)创建为抓手,推动县域经济加快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明确主导产业和突破方向,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做专做精特色产业,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发展新业态新模式;要加快培育县域创新主体,采取务实举措培育高新企业,关注大学生、专业技术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各类创新创业主体的需求,打造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创新平台。
二是加强协同联动,形成合力。在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要重视区域协同,不仅要处理好城乡关系,还要处理好县域之间的关系。需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比较优势和功能定位,积极融入中心城市、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发展;主动融入发展大局,将自身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加快构建分工合理、协作紧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城市功能体系,实现资源共享、市场互通、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政策体系。
三是发挥特色优势,挖掘潜力。要立足县域资源环境特点、区位条件、功能定位、经济基础,找准地方特色和市场对接着力点,发挥特色优势。大城市周边县域应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融入邻近大城市建设发展,主动承接人口、产业、功能,发展成为与邻近大城市通勤便捷、功能互补、产业配套的卫星县城。具有专业功能的县域应发挥资源禀赋、交通条件、人文历史等优势,积极培育提升先进制造、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专业功能。农产品主产区县域可根据功能定位和产业特色,有针对性地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以及第三产业。位于重点生态功能区内的县域应进一步丰富高质量发展和高标准生态保护的创新实践,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补偿等机制,发展适宜产业和清洁能源,为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提供支撑。
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县域经济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县域的常住人口约为7.48亿人,这充分说明了县域经济的重要性,也表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县域经济可分为县城经济、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现实中,三者是密不可分的,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分类引导县城发展方向
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县域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多数也是交通枢纽。县城所处区域不同,在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城市功能等方面也会有很大不同,应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功能定位分类施策。
都市圈、城市群内的县城作为城市网络的节点,应与群内的大中城市错位发展。都市圈、城市群内的县城一般离大城市很近,交通便捷,便于接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随着大城市要素成本的提高,产业链条向周边县城延伸,周边县城如抓住机遇,通过承接大城市的知识溢出和产业转移,就能加快发展。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各个县城或县级市的市区经济均比较发达。成都都市圈范围内的县城,由于交通设施网络化水平不断提高,县城的区位劣势在弱化,成本优势在强化,为县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具有某种资源和交通优势的县城应实现产业多元化。有的县城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或旅游资源,有的县城交通比较发达,还有的县城位于边疆地区,负有特殊的使命和功能。中西部百强县市不少是依托矿产等资源发展起来的。这些县城应在国家的支持下,通过建设高水平的产业发展平台,依托自身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和文旅产业,提高就业吸纳能力,逐步发展成为先进制造、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专业功能县城。位于边疆地区的县城应在国家支持下,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公共服务和边境贸易,不断提升人口集聚能力和守边固边能力。
位于农产品主产区的县城应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服务“三农”。这些县城的周边地区农村人口较多,农业发展条件好,农业种植面积大,但工业化程度低,经济基础比较弱,就业岗位比较少,应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做优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更多吸纳县域内农业转移人口。
位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城应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一般被划为生态功能区的县域人口数量少,但土地面积大,所在县城应因地制宜推动绿色发展,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和清洁能源,有序承接生态区超载人口转移。国家应通过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和生态补偿制度,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保障当地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强化小城镇功能
小城镇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环节,是城市之尾和农村之首。小城镇一般是建制镇政府的所在地,二、三产业与乡政府所在地相比比较发达,人口规模比较大。小城镇位于分散的乡村和高度集中的城市中间,既是周边农村的经济文化中心,又是城镇体系的基础层次,填补了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的空间断层。作为城镇体系的重要一环,城镇是农业、农村、农民与城市和国内外市场联系的重要中转站。面对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趋势,城镇规划要超前,城镇建设要重视,城镇管理要加强。尤其是城镇的管理体制要创新,要向开放型的现代城市转型,而不再实行农村管理体制,不能把小城镇搞成大农村。
未来将有一大部分农村人口转移到小城镇来,这既是繁荣城镇经济扩大城镇规模的难得机遇,又有利于解决因农民支配的资源少而难以靠农业致富的问题,因此,政府应引导产业和人口到有条件的小城镇聚集,为进入城镇的农民解决好住房、子女就学和社会保障问题。推进就近城镇化而非就地城镇化。就近城镇化就是为农村居民创造到城镇就业居住的条件。要研究城镇布局和城镇发展,编制城镇规划,完善城镇的功能和基础设施,推进城镇管理体制创新。根据城镇发展的基本规律,城镇规模太小,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要素聚集能力弱,第三产业发展难,因此,应根据县域的人口和空间范围合理确定城镇的数量。城镇的规模受到所辐射范围的制约,还受到功能与基础设施完善与否的影响。
城镇政府是国家的基层政权,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层次,具有服务农民、社会管理和公共安全的职责和使命,正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针”的质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巩固。因此,应强化镇政府的功能,服务“三农”,并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服务带动。
应繁荣小城镇经济,引导产业在城镇集聚。要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商贸服务业为重点,在城镇形成符合当地特点的支柱产业。除了政府要加大投入之外,应在政府引导下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小城镇开发。必须切实注意防止城镇建设“空心化”的现象。要以主导产业支撑城镇,以乡镇企业夯实城镇,以市场建设激活城镇,以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城镇,尽快使城镇成为农村二、三产业的集中地、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地、农村商品和生产要素的集散地。
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到中国农业现代化、国家粮食安全和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的国之大者,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乡村振兴的目标是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县域经济的重点任务,同时应将产业融合、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发展设施农业,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既要立足现实,也要按照农业、农村发展的趋势,着眼长远。要重视基本农田建设,改善农田水利灌溉条件,修复年久失修的水利工程,做到旱能浇涝能排,确保粮食增产稳产。
三产要融合发展。三产融合发展即建立新型农工商联合体,农产品销售商、农产品加工者与农产品生产者分享收益,或者是农产品生产者通过订单生产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或者深加工后进入市场,或者由农产品销售者与农民或农业合作社合作,将大量资金投入农业生产和加工,打通城市资本流向农业农村的通道,并与农民或农业合作社分享收益,防止农产品销售形成垄断。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电子商务,把优质特色农产品以合理的价格销售出去,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城乡融合发展是以城乡生产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为重点,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需要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障碍,克服农村体制的封闭性,实现城乡户籍一体化、土地产权一体化、规划建设一体化、交通设施一体化、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融合发展是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甚至是根本途径。县城和小城镇是城乡融合发展的载体,某种程度上小城镇距离农村更近,距离农民更近,因此,应将小城镇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突破口。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询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