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高级搜索
亚博电竞网-亚博贵宾会app  >  金融  >  货币投资过度理论

货币投资过度理论 -亚博电竞网

货币理论

  货币投资过度理论强调了银行体系的信用扩张活动在企业投资支出变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导致了过度的投资支出,由奥地利学派的代表哈耶克(hayek)等提出。哈耶克于1929年出版了《货币理论与经济周期》,在书中系统地阐述用均衡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来解释经济周期。

目录

货币投资过度理论的解读

  哈耶克是货币投资过度理论的主要倡导者,这一理论承袭了霍特里纯货币理论的核心思想,即假定货币供给的变动是具有弹性的,中央银行可以通过从事公开市场业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或者调整贴现率来调节市场中的货币供应数量,进而影响到市场利率的变动。

  同时,这一理论又研究了生产的结构问题,并对利率的变动对生产结构的影响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从而对由生产结构的变动导致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的原因进行了解释。

  这一理论强调了货币因素在经济周期中所发挥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看,该理论与纯货币理论具有一致性。

  这一理论并没有止步于货币因素,理论认为货币因素是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之一,而由信用扩张导致的生产结构的失调才是导致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原因。

  货币投资过度理论将信贷的扩张和收缩解释为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根源,但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现象不只是一个纯货币现象,在经济的上行周期,银行倾向于扩张信贷规模,降低利率从而刺激的投资支出的增加;而在经济的下行周期,银行倾向于收缩信贷规模,提高利率,使得企业不得不减少投资支出,加速了经济的衰退。

  同时,理论分析了由信贷扩张和收缩的循环导致了生产结构出现了失衡,资本品的生产和消费品的生产不再具有协调一致性。

  哈伯勒在《繁荣与萧条》一书中对于这一理论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对这一理论的贡献做了分析,首先,这一理论分析了由信贷扩张导致的生产结构失衡的问题;其次,由于生产结构的失衡最终导致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奖委员在给哈耶克授奖时,对货币过度投资理论表示了相当的认可。

  尽管全面分析了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整个过程及其内在机制,但是这一理论对于迂回生产和经济盛衰循环的关系的解释并不充分,还有较多值得商榷的地方。

货币投资过度理论的内容

  货币的投资过度论认为只要银行扩张信贷,导致市场利率低于自然利率,工商企业贷款的投资对生产资料(主要是建筑材料和机器)的需求增加。由于是以充分就业为前提,所以因银行膨胀信用引起的投资和生产资料需求的扩大,只能是把原来用于制造消费品的生产资料转用于制造资本财货,因而势必相应地引起消费品产量的减少和价格的上涨。那些货币收入不变或货币收入的增长落后于消费品价格上涨的消费者,将因消费品价格的上涨而非自愿地缩减他们的消费,这种现象称为“强迫储蓄”。

  当银行扩张的信用通过资本家的投资变成人们的货币收入之后,消费者势必会恢复他们原有的消费,于是引起消费品的需求比生产资料的需求增长得更多,消费品的供给减少,需求反而增加,消费品价格上涨。

  银行由于法律或营业习惯的限制,不可能无限地扩大信用。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为货币资本供给的短缺。货币资本供给的短缺将引起两种结果:一个是工商企业在繁荣阶段进行的投资(建造厂房添加设备)半途而废不能完成;另一个是已经生产出来的资本财货因需求不足而价格下降,存货积压。这就是经济危机。

  所以这一理论所说的投资过多或者生产资料生产过剩,并不是指消费品生产部门因生产过剩而减少对生产资料的需求,而是指资本家的投资活动超过了资本货币的供给,所以货币的投资过多论可以更确切地称为资本短缺理论,即危机根源于货币资本的供给落后于货币资本的需求。至于货币资本之所以短缺,除了银行停止信用膨胀之外,按照哈耶克的说法,还因为当银行膨胀的信用变成消费者收入之后,它们将恢复其原有的消费,所以资本短缺又可视为源于消费过多。按照这一理论,只要消费者减少消费,从而增加储蓄,增加货币资本的供给,就可预防危机的爆发,所以货币的投资过多理论又可称为消费过多(储蓄不足)危机论。

货币投资过度理论的基本特点

  货币投资过度理论的基本特点是认为货币金融当局的信用膨胀政策是破坏经济体系的均衡引起经济扩张并由此导致危机和萧条的根本原因。即认为如果没有信用膨胀,则生产结构失调以及由此产生的危机都不会出现。但是,也不把危机解释为纯货币现象,即不把之所以爆发经济危机解释为纯粹是由于信用膨胀和经济扩张后期的信用紧缩所造成的,而是认为危机之所以出现仍是由于货币因素所引起的物质生产领域的两大部门之间的配合比率的失调,即相对消费资料生产部门而言,生产资料生产部门是过度扩张了。

货币投资过度理论的总结

  哈耶克等的危机理论,以充分就业的宏观均衡为出发点。认为危机之所以爆发,乃是导源于充分就业条件下银行部门膨胀信用引起的投资扩张,破坏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的供求均衡和配合比例,即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之间的配合比例,跟货币总支出在这两大部类产品之间的配置比例(这就是人们的收入在个人消费和个人储蓄之间的配置比例)互不协调,也就是说,从社会需求在这两大类产品之间的配置比例来看,生产资料生产部门过度扩张了。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最后贷款人    下一篇 货币非国家化理论

标签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