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然事件 -亚博电竞网
安然事件(the enron incident),是指2001年发生在美国的安然(enron)公司破产案以及相关丑闻。安然公司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商品和服务公司之一,名列《财富》杂志“美国500强”的第七名,自称全球领先企业。然而,2001年12月2日,安然公司突然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该案成为美国历史上企业第二大破产案。严重挫伤了美国经济恢复的元气,重创了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信心,引起美国政府和国会的高度重视。
安然事件的基本情况
2001年以来,美国资本市场出现了一系列财务丑闻,安然、环球电讯、世界通信、施乐等一批企业巨擘纷纷承认存在财务舞弊,在美国资本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一批大的上市公司遭投资者抛弃,宣布破产。这些企业的造假行为不仅欺骗了投资者,也使自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同时,损害了资本市场的秩序,给美国经济造成了重大的影响。这些企业的舞弊行为目的不同,手段各异,其中安然公司的财务舞弊事件比较典型,影响也比较大。这是因为,一是安然事件是这次美国资本市场舞弊风波的发端,二是安然公司从成长到破产,一直吸引美国媒体的关注和公众的视线,三是安然事件的发生导致世界著名的会计公司——安达信公司解体。因此,研究安然事件,不仅可以了解美国上市公司如何造假,美国资本市场存在哪些缺陷,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安然公司的成长历程
安然公司成立于1985年,是由美国休斯敦天然气公司和北方内陆天然气(internorth)公司合并而成,公司总部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休斯敦,首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为肯尼斯·雷,他既是安然公司的主要创立者,也是安然公司创造神话并在后来导致危机的关键人物。安然公司在肯尼斯·雷的领导下,经历了四大步跨越,从名不见经传的一家普通天然气经销商,逐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采购商和出售商,世界最大的电力交易商,世界领先的能源批发做市商,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一步一个高潮,步步走向辉煌。
第一步,安然公司实现经营模式的转变,开创了新的天然气现货交易模式。安然公司成立之初,拥有37000公里的州内及跨州天然气管道,主要从事天然气的采购和出售。当时,美国的天然气工业实行政府管制,给能源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限制,安然公司在成立不久,凭借与政府高层良好的沟通关系,联合其它一些大能源公司游说政府放松对能源工业的管制,获得成功。随后,安然董事长肯尼斯·雷开始全面改革公司的经营方式,将公司拥有的天然气管道作为一个网络加以利用,在价格便宜的地方购买天然气,然后再输往需要它的地方,并以重金聘用了一些有魄力有才气的经纪人,开创天然气现货市场新的经营模式,公司的运营成本大大降低,收入和利润迅速增加,经过几年的努力,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逐步发展成为北美和欧洲最大的天然气公司。
第二步,安然公司成功地将公司核心业务由天然气转为动力和发电领域。由于天然气的成本低廉,安然公司决定用天然气作发电燃料,通过建立发电厂出售电力,比单纯经营天然气要赚钱得多,但这种做法是当时联邦政府所禁止的,安然公司运用与政府良好的关系,又一次游说政府并取得成功,为实现核心业务的转移奠定了基础。1994年1月,安然公司在得克萨斯州建造并经营自己的燃气发电厂,与当时的主流电厂——燃煤电厂展开竞争,由于其价格具有竞争力,而且污染少得多,很快建立起竞争优势。后来,其它能源公司也开展此类业务,安然公司又开拓新的经营领域,出售电厂和相关设备,并为客户提供设备整合管理咨询服务,短短几年时间,安然公司迅速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电力交易做市商。
第三步,引入天然气方面的衍生产品交易,创造出一种新型能源交易运营机制。1997年8月,安然公司首次宣布引入天然气方面的衍生产品交易,后来交易品种进一步扩大到煤炭、纸浆、纸张、塑料、金属和电信宽带等领域,安然公司逐步从电站和管道“运营商”变成“交易商”,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经营商和最大的电力交易商的基础上,发展成为领先潮流的能源批发做市商。
第四步,进军电子商务,创建因特网交易平台。1999年11月,面对美国网络经济的繁荣,处处领先的安然公司不甘寂寞,创建了第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全球商品交易平台——“安然在线”,提供从电和天然气现货到复杂的衍生品等1500多种商品交易。不到一年时间,即发展成为年交易规模近200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从1985年到2000年短短的15年中,安然公司创造了一个接一个的神话,每一次行动都被媒体津津乐道,每一个战略都成为商学院mba教学的经典案例。它的发展犹如坐上了火箭,才十几年的时间,就与通用、埃克森、美孚、壳牌等百年老店平起平坐,成为一代商业巨擘。从1990年到2000年的10年间,安然公司的销售收入从59亿美元上升到了1008亿美元,净利润从2.02亿美元上升到9.79亿美元,其股票成为众多证券评级机构的推荐对象和众多投资者的追捧对象,2000年8月,安然股票攀升至历史最高水平,每股高达90.56美元,与此同时,评级媒体对安然公司也宠爱有加,2000年,在美国《财富》杂志的“美国500强”大排队中位列第7名,在世界500强中位列第16位,并在《财富》杂志的调查中连续6年荣获“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称号。
安然事件的发生
安然公司的成功,即使是在美国这样敢于冒险、富有创新精神、奇迹频生的国家,也绝对称得上是个商业神话。它吸引了无数羡慕的眼光,也寄托了众多投资者发财的希望。然而,这一切是如此的短暂,当安然公司发表2001年第三季度亏损的财务报表后,安然帝国的崩塌就开始了。2001年10月16日,安然公司公布第三季度的财务状况,宣布公司亏损总计达到6.18亿美元,从安然公司走向毁灭的整个事件看,这次财务报表是整个事件的“导火索”。
2001年10月22日,the street.com网站发表文章进一步披露出安然与另外两个关联企业marlin2信托基金和osprey信托基金的复杂交易,安然通过这两个基金举债34亿美元,但这些债务从未在安然季报和年报中披露。也就在这一天,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盯上了安然,要求安然公司主动提交某些交易的细节内容,并于10月31日开始对安然公司进行正式调查,至此,安然事件终于爆发。
在政府监管部门、媒体和市场的强大压力下,2001年11月8日,安然向美国证监会递交文件,承认做了假帐:从1997年到2001年间共虚报利润5.86亿美元,并且未将巨额债务入帐。
就在安然向美国证监会承认做假以后,又犯下了一次重大决策错误,同时遭受了一次收购失败的重大打击,最终导致崩塌。2001年11月8日,安然在承认做假之际,预期美联储降息已近尾声,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不大,随着利率的逐步上升,美国国债价格将持续下降,于是安然放量卖出其持有的将在两到三年内到期的欧洲美元期货,欲通过杀跌国债,获取投机利润。同时,由于2001年以来国际能源价格下跌,安然还想利用欧洲美元期货合同交易与下跌的石油价格对冲,达到的目的。但出乎意料的是,从11月12日开始的两周内,美国国债收益率大幅度增长,与此同时,原油的价格一再下跌,安然在国债和原油市场上遭受双重损失。就在同一时间,安然找到一家大的能源公司,希望通过兼并来摆脱困境。这家能源公司叫迪诺基公司,总部也设在美国休斯顿,2000年在《财富》世界500强排名中位于第139位,是安然的主要竞争对手。2001年11月9日,安然与迪诺基公司达成协议,迪诺基公司以换股方式用90亿美元兼并安然公司,并承担130亿美元的债务。正在双方讨价还价时,由于市场传言和媒体压力,安然股价大跌,2001年11月19日,迪诺基公司以安然公司存在严重财务问题为由,向监管机构递交了停止收购的申请。迪诺基公司停止收购的决定给了安然公司最后一击,安然公司失去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就在安然公司奄奄一息之际,证券评级公司雪上加霜,大幅调低对安然的评级。2001年11月28日,标准普尔公司将安然的评级由bbb-调低至b-,即垃圾股,并将安然从标准普尔成分股指数中剔除。与此同时,穆迪投资服务公司也宣布将安然公司的评级由baa3调低至b2。其它一些评级公司也纷纷调低了对安然公司的评级。在接二连三的坏消息中,2001年11月30日,安然股价跌至0.26美元,市值由峰值时的800亿美元跌至2亿美元。2001年12月2日,安然正式向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破产清单中所列资产价值高达498亿美元,成为当时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企业。
2002年1月15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宣布,由于安然公司股票交易价格在过去30个交易日中持续低于1美元,决定根据有关规定,将安然公司股票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成分股中除名,并停止安然股票的相关交易,至此,安然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能源巨人已完全崩塌。
安然公司造假手法分析
安然公司通过政府放松能源管制获得了发展机会,通过大力发展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和电子商务使公司规模得以迅速扩大,然而,当美国经济陷入衰退时,能源价格下降,网络破裂,股市下跌,安然的能源业务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及电子商务都受到,面对这种情况,安然面临重大抉择,是实话实说,承认公司面临困境,还是通过不正当手段,继续“维持高增长”,继续创造神话,在当时普遍浮躁的气氛中,安然选择了后者。安然采取的方式是:利用资本重组,形成庞大而复杂的,通过错综复杂的关联交易虚构利润,利用财务制度上的漏洞隐藏债务。这一切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看上去似乎无懈可击,环环相扣,从法律上和财务准则上很难找出毛病,但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造假链条就会中断,问题就会彻底暴露。这里重点介绍一下安然复杂的企业结构和财务报告。
(1)安然复杂的企业结构。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安然通过资本重组,建立复杂的公司体系,其各类子公司和合伙公司数量超过3000多个。这3000多家企业形成错综复杂的关联链条,共同组成一个典型的“金字塔”式的关联企业集团。安然通过资本重组形成复杂关联链条的做法是,利用“金字塔”式多层控股链,来实现以最少的资金控制最多的公司的目标。安然通过建立关联企业大量融资,边融资边建立新的关联企业,这样,关联企业越来越多,从事关联交易的空间越来越大,融资的越来越大,融资的数量也就越来越大。越是下层的关联企业离总公司的距离越远,其负债在总公司的财务报表上根本反映不出来。
安然编织关联企业网的具体做法,一是纵向持股,二是横向持股。纵向持股的做法是,安然在做关联交易和融资的时候,当一个子公司的融资能力到了某种极限时,就把类似的这样几家企业组成一个新的控股公司,然后再以新公司的名义去融资,如此往复。例如,作为起点的安然公司(a公司)以51%控股了b公司,b公司再以同样的方式控股c公司,尽管a公司实际只拥有c公司25.5%的股份,仍能完全控制c公司。c公司再以同样的方式控股d公司,如此不断循环,控股链层越来越多,实现控股所需的资金越来越少。到了h公司时,由于a持有h的权益只有几个百分点,合并报表时,h的财务状况不会反映到a上来,但a实际上完全控制着h的行为,可以通过它举债融资,也可以通过它做关联交易转移利润。横向持股的做法是,从b公司到h公司的多个层次上相互交叉持股,编制出一个有无数个节点、结构复杂的公司网络。通过这样纵横交错的排列组合,最后发展出3000多家关联企业,就象迷宫一样,一般人根本无法弄清其中的奥妙,即使是它的策划者和控制者也不容易搞清楚。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安然公司通过层层控股的方式,以比较少的资本控制着庞大的企业网络,那些层级较低的公司实际上成了处于最高端的安然上市公司的财务处理工具,所有的利润都集中地表现在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上,而所有的债务则通过不同层次和渠道化整为零,分散隐藏到被其控制的各层级的公司上,环环相扣,滴水不漏,但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安然大厦就有崩塌的危险。
(2)安然控股子公司的组织形式。美国企业组织形式种类繁多,不同的组织形式税收负担是不一样的。由于安然控股的子公司非常多,公司之间的关联交易也非常多,为减轻税收负担,安然必须考虑其子公司的组织形式问题。美国普通公司需缴纳个人和公司双重所得税,但独资公司、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简称llc)无需缴纳双重所得税,只需股东缴纳个人所得税,由于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法律要求非常严格,股份流动能力小,流通成本高,所以安然的控股公司最后选择了有限责任公司形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美国的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国不同,美国的有限责任公司满足一定的条件,可以不缴纳。
采取复杂的公司结构,在美国并不少见。问题是,安然复杂的公司结构中,安然公司的一些高级管理人员在下属的子公司中兼职,子公司之间的管理人员也相互兼职,这使得公司的关联交易与个人利益交织在一起,如安然公司的财务总监法斯托在好几个下属公司有兼职,从这些公司得到的好处达3000多万美元。由于有了个人利益,作假的动机会更加强烈。
(3)安然的关联交易方式。安然的关联交易方式多样,十分复杂,最典型的主要四种:一是大量使用股票提供担保来进行融资;二是以出卖资产的收入作为业务收入,虚构利润,而出卖资产多在关联企业中进行,价格明显高于市场正常价格;三是不断制造概念,使投资者相信公司已经进入高增长、高利润的领域(如宽带通信等);四是很多交易是在关联企业中进行“对倒”,通过“对倒”创造,创造利润。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复杂的公司结构和关联交易造就了安然的辉煌,同时也埋下了安然崩塌的隐患。由于安然与关联企业签订了许多复杂的担保合同,这些合同常有关于亚博贵宾会app信用评级、资产价值、安然股价的条款。这些合同及条款看似各异,但实际上相关性极高,一旦某项条款触发,其它合同及条款就会发生连锁反应。
(4)安然的财务报表的问题。安然在财务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安然以复杂的掩盖存在的问题。为支持安然爆炸般的增长速度,与安然复杂的公司网络和关联交易一样,安然的管理层创造出一套非常复杂的财务结构,不仅一般投资者无法看懂,就连华尔街的分析师和会计学教授都难以解读。安然利用复杂的财务结构,肆无忌惮的虚构利润,隐匿债务。第二,在会计处理上,安然率先采用了一些技术,使公司能够记录尚未创造收入的长期合同的盈亏资料。例如,安然采用了一种叫“盯市(mark-to-market)”的会计制度,这种会计制度允许安然和其它能源类公司从帐面上提高其当期净收益,而这些合同在10年或更长的时间内不一定能够实现。同时,这种会计制度还规定,公司可以不披露如何对订单进行估价的细节,也可以不披露收益的多少来自这样非现金收益。有会计专家认为,由于能源类产品订单变化很大,因此以没有规定的方法对其进行估价,这给安然公司造假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第三,安然公司自定会计条目。为了降低其财务报表的负债额,安然通过所谓的“特殊目的实体”(spe)等方式,增加了不记入资产负债表的交易业务。第四,安然钻了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的空子,在财务报表中不如实反映负债。根据gaap的规定,对于股权不超过50%的子公司,无须合并其会计报表。安然的结构非常复杂,层级很多,对很多层级较低的公司,安然拥有的股权比例很低,但实际上都受其控制,而这些子公司的负债在安然本身的资产负债表中体现不出来。这种做法大大降低了安然的资产负债率。
安然事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安然事件连同美国9.11事件、世界通信公司案和安达信解体,被美国证监会前主席哈维·皮特称为美国金融证券市场遭遇的“四大危机”,可见安然事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之大。安然事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有直接的,有间接的,有些影响现在还难以估量。
首先,安然的财务危机严重影响了美国乃至全球股市。自安然事件发生以后,美国投资者信心受到严重影响,华尔街股市一再下跌,不断创造股市新低。据估计,自安然事件发生后的半年多时间,投资者在美国股市的投资资产缩水了2.5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四分之一。美国股市的下滑影响了全球股市,欧洲各大股市及东京、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等股市也大幅下跌。
其次,安然的财务危机给汇市、债市、期市、金市带来很大影响。美元持续贬值,美元、日元、欧元三大货币在各国外汇储备中的比例发生很大变化。在期货市场上,金属交易特别是与安然有关的金属交易剧烈波动。债市亦动荡不安,黄金价格则一路上扬。
再次,引起一系列企业倒闭的连锁反应。安然破产后,一批有影响的企业舞弊案相继暴露出来,ibm、思科、施乐、j.p摩根大通银行等大企业也传出存在财务违规行为,同时美国企业还引发了一系列破产风暴。自2001年12月2日,安然公司申请破产后,美国又有几家大企业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他们是:2002年1月22日,美国第二大零售商凯马特因资不抵债而申请破产保护,该公司资产总额达170亿美元;2002年1月28日,美国环球电讯公司由于债台高筑,向纽约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该公司在破产申请文件中列出的资产为224亿美元;2002年6月25日,全美第六大有线电视公司adelphia宣布,该公司及其200余家子公司已在纽约申请了破产保护;2002年7月21日,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世界通信公司宣布申请破产保护,从而以1070多亿美元的资产超越安然,创造了美国最新的破产案记录。这一系列的破产案,使美国金融市场进一步遭到打击。
第四,由于安然的发展很大程度靠资本市场的运作,因此安然的破产拖累一批银行。据2002年1月17日《华尔街日报》报道,安然的破产使美国银行界由于坏帐和其它交易业务总的损失达200亿美元左右,首当其冲的是美国最大的两家银行,即花旗银行和j.p摩根大通银行。
以上都是比较直接的损失,间接方面的损失可能会更大。首先,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使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增加。今年以来,美国有关政府部门和评级机构多次修正经济预期,美国经济复苏肯定会受到影响。其次,安然事件的发生,使公司借贷更为困难,借贷成本更加高昂,同时,银行也更加惜贷,更加谨慎,从而影响企业投资。再次,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由于美国经济是全球经济的火车头,美国经济复苏放慢会直接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
安达信的基本情况
安达信的发展历程
安达信公司(arthur andersen)成立于1913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阿瑟·安达信先生创建,自成立以来,一直以其稳健诚信的形象被公认为同行业中的“最佳精英”。1916年,安达信公司成为业内首家采用一套正式招聘大学毕业生计划的专业会计师行。1924年,统一所有办事处,确保以“同一声音”对外。1932年,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安达信公司因帮助一家处在破产边缘的能源公司扭转了经营状况,开始得到业内外的尊重,不少全国性的银行和金融机构都聘请安达信做顾问。1955年在墨西哥城开设首家美国以外的分公司。20世纪70年代初,在伊利诺伊州查理斯市成立全球培训中心。1972年开始在亚洲开拓业务,开设香港和新加坡分公司。1973年,向公众发布首份由国际专业会计师行编制的年报。1979年,成为全球最大的会计专业服务公司,合伙人多达1000多人。1987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后在中国设立合作制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华强会计师事务所。20世纪90年代以后,与普华永道(pwc)、毕马威(亚博电竞网-亚博贵宾会app)、安永(e.y)、德勤(d.t)一道成为全球最大的五大会计师事务所。1987年以来,安达信不仅主营业务收入增长很快,而且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在保持传统的审计和税务咨询业务的基础上,安达信还将其公司重新定位,开拓出企业财务、电子商务、人力资源服务、法律服务、风险咨询等业务。从1997年开始,安达信花费了3年时间经历了与安达信咨询旷日持久的分拆大战,从此伤筋动骨,在“五大”中的地位由第一降至最末。到2001年,安达信在全球84个国家和地区拥有4700名合伙人、85000名员工,业务收入高达93亿美元。
安达信在安然事件中扮演的角色
从安然成立时起,安达信就开始担任安然公司的外部审计工作。20世纪90年代中期,安达信与安然签署了一项补充协议,安达信包揽安然的内部审计工作。不仅如此,安然公司的咨询业务也全部由安达信负责。接着,由安达信的前合伙人主持安然公司财务部门的工作,安然公司的许多高级管理人员也有不少是来自安达信。从此,安达信与安然公司结成牢不可破的关系。
在安然事件中,人们指责、质疑安达信始于2001年11月下旬,安然公司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承认自1997年以来通过非法手段虚报利润达5.86亿美元,在与关联公司的内部交易中不断隐藏债务和损失,管理层从中非法获益。这一消息传出,立刻引起美国资本市场的巨大动荡,媒体和公众将讨伐的目光对准负责对安然公司提供审计和咨询服务的安达信公司。人们纷纷指责其没有尽到应有的职责,并对其独立性表示怀疑。
美国公众和媒体指责、怀疑安达信在安然事件中的不当做法主要有:
(1)安达信明知安然公司存在财务作假的情况而没有予以披露。安然公司长时间虚构盈利(从1997年到2001年虚构利润5.86亿美元),以及隐藏数亿美元的债务,作为十多年来一直为安然公司提供审计和咨询服务、在会计行业声誉卓著的安达信不可能不知道内情;
(2)安达信承接的安然公司的业务存在利益冲突。安然为了降低成本,安达信为了增加收入,安达信不仅接管了安然多家公司的会计工作,包括在1994年至1998年受聘为安然内部审计师,并全面负责安然的咨询工作,同时,安达信又承担安然的审计工作,如2001年,安然向安达信支付的费用达5200万美元,其中2500万是审计费用,2700万是顾问费用,这种做法被指存在利益冲突。
(3)安然公司财务主管人员与安达信存在利害关系。安然公司数名掌管财务的高层来自安达信,如安然的会计主任加入公司前为安达信高级经理。安然的财务总监大学毕业后曾在安达信任审计经理。这种情况有损审计师的独立性。
(4)销毁文件,妨碍司法调查。安达信的一名合伙人在得知美国证监会将对安然公司展开调查后,下令销毁为数不少有关安然的文件和电子邮件,这种行为被指有违职业操守,并涉嫌妨碍司法调查。
虽然媒体纷纷指责、怀疑安达信涉嫌上述违规行为,但安达信几次发表声明,予以否认。在安然公司承认1997——2001年间虚报利润5.86亿美元时,安达信发表声明,称安然公司未向安达信提供有关财务资料;在有报道说安然公司因为向安达信支付咨询费用,因而安达信忽略了安然公司潜在的利益冲突时,安达信的首席执行官贝拉尔迪诺对此予以坚决否认,并说安达信为安然公司所做的工作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恰当的,安然公司的董事会和股东对安达信的工作是了解的;在有媒体指责安达信销毁与安然有关的财务资料时,安达信首席执行官召开记者招待会,称销毁安然公司文件的行为仅仅是会计师的个人行为,并不能代表整个公司的行为,他的这种行为也与安达信公司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相背离;在人们指出安然公司的倒闭主要是由于长期财务作假所致时,安达信表示,安然的破产是商业经营的失败,并不是因为财务问题。尽管如此,后来美国国会和政府部门的调查结果表明,安达信的确存在违规行为。
安达信诉讼
经过长时间的调查,于2002年3月14日,美国司法部副部长汤普森向美国休斯顿联邦地区法院对安达信公司提出“妨碍司法”的犯罪指控,原因是安达信公司故意销毁大量的有关安然公司的文件。5月6日,法院正式开庭。主审法官是一位女法官哈蒙,陪审团有12位成员。在审理中,控辩双方争论十分激烈,法庭辩论持续了整整23天。双方争辩的焦点是,安达信是否在得知美国证监会即将开展调查后销毁与安然相关文件的行为,其行为是否构成阻碍司法公正的罪行。
2002年6月5日,进入最终陈词阶段,检方一口咬定安达信的合伙人和内部律师在得知证监会即将开展调查的情况下蓄意销毁文件,而安达信的主辩律师哈丁则称检察官并未能证明有任何人接到销毁文件的直接指令,亦无任何证据证明安达信意图阻碍证监会的调查。
最终陈词结束后,哈蒙法官就本案涉及的法律问题对陪审团给出长达11页的指示。从6月6日开始,12名陪审员正式进入封闭式审议阶段。经过长达十天时间的艰难的审议,于6月15日,陪审团终于得出了审议结果:一致认定安达信阻碍政府调查的罪名成立。
2002年10月16日,美国休斯敦联邦地区法院对安达信妨碍司法调查作出判决,罚款50万美元,并禁止它在5年内从事业务。这是安然公司去年底宣布破产后的第一起相关刑事判决,也是妨碍司法调查罪最严厉的处罚。安达信在过去20年中,有十几次涉嫌忽视、隐瞒客户的财务问题,不过每次都达成和解,但这次没能逃脱法律的制裁。据悉,安达信已就法院判决向美国第五巡回上诉法院提出上诉。在美国,上诉是个漫长的过程,美国舆论普遍认为,无论上诉结果如何,都很难改变安达信解体的命运。实际上,安达信在陪审团作出决定后就宣布,从2002年8月31日起停止从事上市公司的审计业务,此后,2000多家上市公司客户陆续离开安达信。同时,安达信关闭了全国各地绝大多数办事处,员工人数也从2.8万人下降到目前的不足2000人。
附件列表
免责声明:
- • 会计网百科的词条系由网友创建、编辑和维护,如您发现会计网百科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网站管理员开通编辑权限,前往词条编辑页共同参与该词条内容的编辑和修正;如您发现词条内容涉嫌侵权,请通过 tougao@kuaiji.com 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 • 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会计网百科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baike.kuaiji.com。
上一篇 下一篇